试管助孕过程中,这些术语你听懂了吗?

发布时间:2023-01-10

在试管婴儿的治疗过程中,看到病历本上写的,听到医生交待的种种譬如“IVF”“进周”夜针”“准备内膜”等各种各样专业的术语,你是不是感到陌生又充满疑问?今天泰国DHC就和大家揭秘一下,试管婴儿中的那些“行话”。

“IVF”是什么?

其实我们通俗所说的“试管婴儿”,用专业术语叫体外受精-胚胎移植技术,英文缩写为“IVF”,具体的说,就是将不孕症患者夫妇的卵子与精子取出体外,在体外完成受精过程并发育成胚胎,将胚胎移植在女性子宫里来孕育新生命的过程。什么是“进周”?

进周,即“进入试管婴儿周期”,是试管婴儿治疗真正的起点,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开始给予女方试管治疗的用药,过程中会不时来院复诊监测卵泡发育,一个试管婴儿周期,一般需要1-2个月不等。一旦进入周期,这个过程是连续进行的,如果中断,就需要从头开始。什么是“降调”
即“降调节”,指利用药物降低卵巢对女性自身内源激素的敏感性,进而使垂体失去控制卵巢的作用,抑制或减少自发性LH峰的出现,达到利用外源激素促进更多的同步发育的卵泡的目的。

“降调节”是在促排卵治疗前的预处理过程,一般见于长方案、超长方案等促排方案,常见用药有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、注射用曲普瑞林等。什么是“夜针”

卵泡生长达到标准后,需要注射药物促进卵子的最终成熟,以便取卵手术中能获得卵子。这种药物一般在晚上8点-12点注射,故称为“夜针”。当您听到安排“夜针”就说明离取卵不远咯。什么是“卵裂期胚胎”“囊胚”

指卵子取出后与精子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受精、体外培养至第2、3天形成的胚胎。什么是“囊胚”“鲜胚”“冻胚”
即“囊胚期胚胎”。
前面我们讲到的卵裂期胚胎,如果继续体外培养至第5、6天,则胚胎继续发育会形成囊胚。这是与卵裂期胚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胚胎了。(大家可以理解为初三的孩子和高三的孩子,两者是属于不同时期的~)

囊胚的培养有利于进一步筛选出发育潜能更好的胚胎。什么是“鲜胚”“冻胚”
大多数情况下,一个取卵周期会形成多个可移植的胚胎,而每次移植一般仅需1-2个胚胎,那么多余的优质胚胎将被冷冻保存在液氮中,以便后续解冻使用。

所以,根据胚胎是否进行冷冻,可以将胚胎分为“新鲜胚胎”(即“鲜胚”)和“冷冻胚胎”(即“冻胚”)。两者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。如存在卵巢过度刺激高风险、输卵管积水、宫腔积液、子宫内膜不同步等问题的,进行鲜胚移植可能会导致母体风险进一步加重、着床率降低等,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将胚胎进行冷冻保存,等自身条件改善以后择日再移植冻胚。(万事俱备后再等东风起~)什么是“准备内膜”
试管婴儿治疗后,新鲜周期无论是移植未孕还是因某种因素取消移植,都将进行冷冻周期的治疗。冷冻周期治疗的重点是什么?就是子宫内膜的准备。
试管婴儿治疗中,一定还有很多术语令您困惑,也请您在不明白的时候,及时询问医生或者护士,解开心中疑惑,避免耽误治疗。
通过今天的分享,希望能解答大家的小小疑问!大伙儿还有哪些听不懂的“行话”也可以在后台留言,我们会挑选有代表性的进行集中科普,愿这条助孕之路一帆风顺!

泰国第三代试管婴儿
好孕热线
400-666-1911
预约咨询
公众号二维码
公众号二维码
咨询客服
咨询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