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体功能不全(LPD)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内分泌功能不足,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,使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足,出现排卵性功血,且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,可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。
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黄体功能不全在育龄期女性中的自然发生率为5%,在不孕症女性中为3.5%-10%,在早期妊娠流产人群中为35%,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为23%-67%。
众所周知,黄体是受精卵着床时的“养料”,因此,若黄体功能不全,不管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,都可能会造成雌孕激素分泌不足,导致胚胎因没有得到足够的喂养而营养缺乏,久而久之,将无法长大,诱发流产甚至习惯性流产。此外,若黄体功能不全的情况较为严重,可能导致受精卵尚没有完成着床,黄体就已经消耗殆尽,那么,此时就会形成不孕或者反复生化妊娠。
除上述症状外,黄体功能不全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体征上的表现,比如月经周期缩短、不规则阴道出血等。
1基础体温测定法若基础体温升高天数≤11天、上升幅度≤3℃或上升速度缓慢,应考虑黄体功能不全。需要注意的是:此方法存在致命缺陷(①患者自测,误差较大;②需要持续监测3个月左右,难以坚持),因此,难以明确诊断黄体功能不足。
2孕酮测定法孕酮是黄体分泌的主要激素,因此,孕酮水平可以反映黄体功能。若黄体中期抽血检查孕酮水平<10ng/ml,可以诊断黄体功能不全。需要注意的是:由于孕酮分泌变化较大,因此,临床建议反复进行多次检查,且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测定。
3内膜活检法是诊断黄体功能不足的“金标准”。如果活检的内膜比起应有的组织学变化落后2天以上,即可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。
1卵泡发育不良
黄体由卵泡排卵后演化而来,卵泡颗粒细胞演变成黄体颗粒细胞,卵泡膜细胞演变成黄体卵泡膜细胞。当促性腺激素分泌失调或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下降时,卵泡发育不良,颗粒细胞的数量和质量下降,此时生成的黄体质量差,其分泌孕激素的能力也下降。
2高泌乳素血症
研究指出:适量的泌乳素对维持黄体功能是必要的,当女性体内的泌乳素水平过高时,可直接作用于卵巢的β-羟固醇脱氢酶而影响孕酮的合成,导致黄体期缩短、闭经、溢乳和不孕。据报道:约40%的黄体功能不全患者伴有高泌乳素血症。
3子宫内膜异位症
子宫内膜异位症与黄体功能不全的关系,目前尚不清楚,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: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,黄体功能不全者占25%-45%。
4节食或过量运动
节食(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的饮食)和过量运动,首先会导致生殖内分泌轴反应下降,FSH和LH分泌减少,继而可影响卵泡发育和黄体功能,导致黄体功能不全。
目前临床尚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杜绝黄体功能不全,因此,若女性没有生育诉求,可以暂不做治疗,但如果正计划怀孕,或经历过反复流产,可以选择直接补充孕激素或在排卵日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破卵针)进行干预治疗。此外,对于疑似黄体功能不全的,通常不建议做深入的检查,而是关注自身诉求并展开相应的治疗。